一、拒执行为的常见形式
1. 转移、隐匿财产:如将工资转入他人账户、以0元转让股权、用他人微信账户收款、低价变卖车辆等。
2. 虚假报告或隐瞒财产:不向法院如实申报公积金、不动产、收入等财产信息。
3. 隐匿行踪:故意躲避法院联系,甚至跨省逃匿。
4. 滥用执行和解:假意达成和解协议,趁机转移财产后拒不履行。
5. 将应履行债务的款项优先偿还亲友:如工程赔偿款不用于还债,反而偿还个人关系债务。

二、法院的打击措施
1. 交叉执行:
跨区域调配执行力量,利用当地法院优势破解执行僵局。
2. 刑事自诉与公诉结合:
自诉:
申请执行人可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,追究被执行人拒执罪。
公诉:
法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,检察机关提起公诉。
3. 强制措施:
司法拘留、网上追逃、限制高消费、纳入失信名单等。
4. 联合调查:
与公安机关协作,追踪财产线索和行踪信息。
三、总结
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不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,更是对司法权威的严重挑战。江西法院通过“交叉执行+刑事打击”双管齐下,既破解了执行难题,也向社会传递了“守信者受益、失信者受罚”的明确信号。
对于普通人而言,自觉履行法律义务才是唯一正道;对于申请执行人,主动配合法院、善用法律武器是维权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