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首执律师事务所
Hunan Shouzhi Law Firm
一家专注执行的律师事务所
联系我们 →
    
首执实
Practice
执行律师的"最后一公里":用内力跑赢执行马拉松
来源: | 作者:范才铁律师 | 发布时间: 50天前 | 2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在法院拿到胜诉判决的当事人,就像手握马拉松奖牌的运动员——直到他们发现奖章兑换处大门紧闭,"法律白条"的尴尬让胜诉成了一场空欢喜。立案时拍胸脯,执行时拍脑门,结案时拍大腿。这背后折射出执行领域最尖锐的矛盾:重案源轻落地的短视思维,正在透支整个行业的信用根基。


在实务中,多数律师在尝试某一种执行路径碰壁后往往会选择放弃。我们应用中医思维破解执行困局:将每个接手的执行案件视作疑难杂症,应把”望闻问切"发挥到极致。执行战场绝非机械化的流程作业,而是融合情报战、心理战、资源战的立体博弈。传统中医"四诊法"在此迸发全新生命力:望(财产尽调可视化)、闻(关联线索穿透式追踪)、问(被执行人行为模式画像)、切(执行方案精准施策)。但多数执业者止步于"病症初诊",缺乏深挖隐性财产、构建执行威慑的战术耐力。

执行案件的"最后一公里"往往布满荆棘,但恰是这些荆棘最能检验律师的成色。我们认为接案应坚持"三不接"原则:无财产线索不接、客户急功近利不接、自身资源不匹配不接。看似严苛的筛选标准,但只要签约的每个案件能真正落地交付,案源自然如活水般源源不断。这就属于执行领域的"磁铁效应":真正落地的案件会像磁铁般吸附更多优质案源。


与其说执行是与被执行人的内力比拼,不如说是律师与自身初心的持久对话。当我们将每个案件视作需要雕琢的艺术品而非流水线产品,当"穷尽一切手段"从口号变成行动指南,执行律师的价值才能真正彰显。毕竟,在这个信用即财富的时代,能够把判决书变成真金白银的能力,才是律师最好的名片。



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

湖南首执律师事务所
长沙 万达广场环球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