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(入库编号:2024-17-5-202-052):
大庆某自动化仪表公司(简称“仪表公司”)向法院哭诉:“法官,大庆某金属防腐公司(简称“防腐公司”)欠我3800万不还!”
法院一查,防腐公司两手一摊:“我没钱,但大庆石油某公司(简称“石油公司”)还欠我6300万呢!”
剧情转折:法院一拍桌子:“行!那就冻结石油公司的账户!”石油公司急眼了:“这钱还没到期呢!金额也不确定啊!”然而,它因“拖延症”没按时交异议书,最终被法院“强制执行套餐”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执行到期债权,本质是“借力打力”——用第三人的钱填被执行人的坑。但如何操作才能既高效又不“误伤”?三大核心招式送给你!
招式一:冻结“钱袋子”——先下手为强
操作指南:
1. 发现线索:申请执行人化身“福尔摩斯”,挖出被执行人对外债权的蛛丝马迹(比如合同、对账单)。
2. 申请冻结:火速向法院提交《冻结第三人债权申请书》,把第三人的“钱袋子”贴上封条。
提醒:
冻结要快,姿势要帅!
毕竟,第三人的钱包可能比前任的心还难挽回。
招式二:对付“拖延症患者”——异议期限是生死线
关键规则:
第三人收到《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》后,必须在15天内提出书面异议,否则视为默认债务存在(程序上认栽)。
反面教材:
石油公司因“内部流程复杂”拖到超期,结果被法院怼:“超时抗议无效!但钱到底该不该给?咱们再聊聊。”
提醒:
异议期限就像外卖超时——超时了,你只能投诉,但饭还是得吃(执行还得继续)!
招式三:实体审查“照妖镜”——真假债务现原形
核心逻辑:
即使第三人超期未异议,法院也不能无脑扣钱!
必须审查两个灵魂问题:
1. 债务到期了吗?(比如合同约定付款时间是“下辈子”)
2. 金额确定吗?(比如双方还在为“多一个零还是少一个零”扯皮)
申请执行人:做个“心机”侦探
前期摸底:别光听被执行人吹牛“外面欠我一个小目标”,要查合同、对账单、付款记录,实锤债权存在。
两手准备:若第三人提出“金额不确定”,随时准备好推动法院听证,或另案起诉确认债权。
提醒:
追债如追剧,证据不齐全是烂尾!
到期债权执行,本质是“程序快刀”+“实体显微镜”的组合拳:
程序快刀:冻结、异议期限、强制执行,招招致命;
实体显微镜:债务到期否?金额确定否?刨根问底!
最后一句扎心真相:
钱不会自己长腿跑,但法律会让它“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