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首执律师事务所
Hunan Shouzhi Law Firm
一家专注执行的律师事务所
联系我们 →
    
关于首执
About Us
执行案件痛点剖析:探寻司法落地的荆棘之路


点击关注我们


    在司法体系中,执行案件是实现公平正义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关键环节,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,诸多痛点严重阻碍了执行工作的高效开展,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也影响了司法公信力。




被执行人难找,财产难寻 :案件进入执行阶段,不少被执行人隐匿行踪,换联系方式、搬家甚至逃到外地,执行人员找起来费时费力还常找不到。而且,他们提前转移、隐匿财产,如过户房产、车辆,分散银行存款,即便通过相关部门查询,也会因信息更新慢、范围有限,难以掌握全部财产线索。

   执行财产处置周期长、难度大:执行财产处置环节多、流程复杂,像房产拍卖,从查封到成交往往要好几个月。评估环节选机构、出报告要时间,拍卖还可能流拍,得降价再拍,耗时更久。特殊财产,像农村宅基地房、小产权房,因产权和交易限制难变现;财产有共有人,共有人可能提异议引发诉讼;财产被其他法院轮候查封,处置权协调也麻烦。

   协助执行机制不完善:执行需要多部门配合,可现状不佳。部分银行、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协助单位,对执行工作不够重视,协助查询、冻结、扣划时手续繁琐、效率低,甚至找借口拖延、拒绝。基层组织如村委会、居委会,协助查找被执行人、了解财产情况时,因缺乏沟通和激励措施,积极性低、配合度差,提供不了有用信息。

执行力量不足,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:执行案件增多,执行人员压力大,基层法院执行人员人均办案数百件,精力有限,部分案件执行效率低。执行信息化虽有进展,但系统未完全互联互通,数据共享受阻。部分执行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弱,网络查控、数据分析等操作不熟练、用得少。

执行联动机制缺乏有效监督:执行联动机制缺有效监督,联动单位职责履行不到位。虽有协调小组,但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,对不协助、推诿的行为没明确追责措施,导致联动机制形式大于内容,难以形成合力,影响执行效果。


执行案件的痛点是多方面的,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、加强部门协作、提升执行力量和信息化水平、强化监督考核等多个角度入手,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,才能真正打通司法公平正义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权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