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首执律师事务所
Hunan Shouzhi Law Firm
一家专注执行的律师事务所
联系我们 →
    
首执实
Practice
“老赖”转移财产的常见手段
来源: | 作者:范才铁律师 | 发布时间: 40天前 | 7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“老赖”为逃避债务,常采用多种隐蔽手段转移财产。根据相关法律实务和案例总结,其常见手段及操作方式如下:

一、无偿或低价转让财产
1.转移至亲属名下
将房产、车辆、股权等无偿或明显低价(如低于市场价70%)过户给配偶、子女、父母等亲属,制造“无财产”假象。例如,将价值100万元的房产以30万元“赠与”子女,且无实际资金流水支持。
2. 虚假交易
与关联方串通,通过虚构交易合同或虚报债务,以“优先偿还”名义转移资金。


二、利用婚姻关系逃避债务
1. 假离婚分割财产
通过离婚协议将财产全部划归配偶,自身“净身出户”。关键特征包括离婚时间在债务形成后、财产分割明显不合理(如一方分得全部资产)。
2. 新增财产隐匿于配偶账户
将新获得的财产直接登记在配偶或亲属名下,并通过微信、支付宝等账户绑定他人银行卡进行消费。

三、隐匿现金或实物资产
1. 现金藏匿
将资产转换为现金、黄金、奢侈品等实物,藏匿于隐蔽场所或交由他人保管,规避常规查控。
2. 利用他人账户
借用亲属身份办理银行卡,通过他人账户进行资金流转或高消费,例如频繁使用他人账户支付大额费用。



四、虚构债务或担保
1. 串通虚构债务
与亲友伪造借条或借款合同,虚构债务关系,以“偿还债务”名义转移财产。此类债务通常缺乏实际资金流水,且债权人与老赖关系密切。
2. 恶意担保
为他人债务提供无偿担保,或以明显不合理高价受让资产,损害债权人利益。

五、利用公司架构转移资产
1. 关联企业转移
通过控制空壳公司或关联企业,以“货款”“投资”等名义将个人财产转移至公司账户,混淆个人与公司资产。
2. 股权代持
将个人股权登记在他人名下,成为隐名股东,规避财产查控。

总结
老赖的财产转移手段虽多样,但核心逻辑是通过虚假交易、亲属代持、跨境隐匿等方式切断财产与自身的关联。债权人需结合银行流水、交易记录、亲属关系等线索,及时申请法院调查或撤销权诉讼。对于情节严重者,可追究其“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”的刑事责任。
我们的执行理念:

不放过任何一条财产线索;

不遗漏任何一个法律程序;

不辜负每一份对公平的期待。



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

湖南首执律师事务所
长沙 万达广场环球中心